
回到顶部
2025年10月至11月间,坦桑尼亚经历了自1961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场由总统大选引发的动荡,以现任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在争议声中宣誓就职告一段落,但其暴露的民主治理危机与社会裂痕将持续影响这个东非国家的未来走向。
这场危机的序幕始于10月29日的总统大选。根据国家选举委员会11月1日公布的结果,哈桑以97.66%的得票率获胜。然而,选举前主要反对党“民主与发展党”因其领导人坦杜·利苏被控叛国罪而被排除在竞选之外,其他有竞争力的反对派候选人也均因各种程序问题被取消资格,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选举观察报告直指此次选举存在严重缺陷。更引发质疑的是,官方公布的86.8%投票率与国际媒体记者观察到的多处投票站门可罗雀的景象形成强烈反差。

萨米娅·苏卢胡·哈桑出现在就职典礼上
选举结果公布后,坦桑尼亚全国多个主要城市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在达累斯萨拉姆、阿鲁沙、姆万扎等地,民众走上街头表达对选举公正性的深度质疑及长期积累的政治不满。面对抗议浪潮,安全部队采取了强硬镇压措施,使用实弹、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驱散人群,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各方对伤亡数字的说法悬殊: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确认至少10人死亡;主要反对党则声称记录到的死亡人数不低于800人;另有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实际伤亡可能高达数千人。
为控制局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服务自选举日起被切断长达六天,达累斯萨拉姆等地实施宵禁,军警在街头严格巡查。在桑给巴尔岛,甚至出现了无标识的蒙面武装人员巡逻,进一步加剧了紧张氛围。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表面秩序,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了严重限制。11月7日,达累斯萨拉姆法院以叛国罪起诉145名抗议者,律师指出被捕者普遍遭受殴打且未获及时医疗救治,这引发了人权组织对司法公正性的担忧。

5月19日反对派领袖图坦杜·利苏在地方法院的被告席中央
在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下,哈桑于2025年11月3日在首都多多马的一处军事基地宣誓就职。与往届在公共体育场举行、欢迎民众参与的传统不同,此次仪式被安排在戒备森严的封闭区域进行,未对公众开放,全国互联网在当时仍处于封锁状态。哈桑在就职演讲中呼吁国家团结与合作,承诺建设和平繁荣的社会,并将暴力抗议活动归咎于“外国演员”。值得注意的是,邻国肯尼亚、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卢旺达的国家元首均缺席了就职典礼,仅赞比亚、莫桑比克和索马里三国总统出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国家对此事的态度。
国际社会对坦桑尼亚的选后局势反应呈现多元态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表示“严重关切”,特别提及抗议中的伤亡报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尊重人权与法治,并敦促当局进行独立调查。教皇利奥十四世公开为坦桑尼亚祈祷,呼吁各方放弃暴力、通过对话解决冲突。区域性组织的立场则显得更为谨慎:非洲联盟虽祝贺哈桑胜选,但敦促其“维护基本权利和自由”。西方国家的反应也出现明显分歧:欧洲议会谴责选举“在镇压和恐惧中进行”,而美国、欧盟等主要援助国仅发表声明“关注局势”,未直接质疑选举结果。这种态度被分析人士解读为国际社会在坦桑尼亚战略地位与民主原则之间的务实权衡。

达累斯萨拉姆市防暴警在当地驱散示威者
从历史脉络审视,此次危机具有深层次的政治根源。哈桑于2021年3月接替因病去世的强势前任约翰·马古富力上任,其执政初期曾以改革派自居,解除对政治示威的禁令,允许媒体重新开放,推动言论自由,让国内外对坦桑尼亚的民主进程燃起希望。然而,随着2024年地方选举和2025年大选的临近,政府改革的承诺被死灰复燃的专制所替代,政治暴力增加,反对派领导人被压制。分析指出,作为一位因前任去世而接任的领导人,哈桑迫切需要一场压倒性的选举胜利来巩固其在执政党内部的地位,平息党内的批评声音。然而,为追求“明确胜利”而采取的压制性举措,最终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政治与社会危机。
这场选举争议及后续暴力事件对坦桑尼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在经济层面,抗议期间商店关闭、公共交通停滞、学校和大学停课,虽然政府强调“经济基本盘稳固”,但长期动荡势必削弱外资信心,阻碍关键项目的推进。政治层面,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反对派的打压:11月8日通缉10名民主与发展党高层;媒体审查和信息封锁使坦桑尼亚陷入“黑箱状态”,独立声音难以发声。社会层面,多年的青年愤怒、被压制的改革以及反对派持续受迫害所积累的民怨在此次事件中集中爆发,这次选举被称为“社会矛盾在慢炖几十年后达到的沸点”。

总统萨米娅·哈桑在前往宣誓就职仪式的途中
2025年坦桑尼亚的选举危机揭示了非洲部分国家在“稳定优先”与“民主转型”之间的深刻矛盾。哈桑政府通过压制异见实现权力集中,虽暂时维持了表面秩序,却埋下了更深层的社会裂痕。国际社会的“务实”默许,既反映了全球治理中理想主义的退潮,也凸显了威权模式在动荡时代的复杂现实。对坦桑尼亚而言,如何在恢复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包容性政治对话与进行独立调查间找到平衡,将直接影响该国能否走出当前的政治动荡,实现持久稳定与发展。而此次事件中高达97.66%的得票率与致命抗议的强烈反差,也将成为考验哈桑新任期执政智慧的关键命题,决定这个东非国家是迈向真正的民主转型,还是陷入更深的政治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