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清桥国际安保集团官网!
Qingqiao Culture
清桥文化

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桥资讯 > 清桥视界 > 清桥安
文物回家之路:荷兰归还殖民文物与全球历史正义的重塑
发布时间:2025-10-14 来源:清桥 浏览次数:
2025926日,荷兰政府宣布将向印度尼西亚无条件归还2.8万余件殖民时期获取的化石收藏品,其中包括对研究人类进化史具有关键价值的直立人头盖骨、臼齿和股骨等珍贵标本。荷兰教育、文化与科学大臣穆斯在致印尼文化部长法德利·宗的正式信函中确认,独立的殖民藏品委员会经过深入调查认定,这些化石从未合法属于荷兰,其获取过程涉及强制措施,违背了当地民众意愿。

这一决定并非孤例,而是荷兰系统性处理殖民遗留问题的关键一环。20252月,荷兰与尼日利亚签署协议归还119件贝宁青铜器;20237月,向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一次性归还478件文物;202412月,将一件镶嵌马赛克的人类头骨归还墨西哥。荷兰教育、文化与科学大臣埃波·布鲁因斯强调,这些归还是为了纠正长期存在的不公正,而莱顿世界博物馆负责人玛丽克·范博梅尔也坦言,这些艺术品确实是通过暴力手段获得的。

2e4b6423018b2aa6152ef90c3fd979f5.png

荷兰政府向印尼归还杜布瓦化石藏品移交仪式

荷兰的行动折射出欧洲国家面对殖民历史时态度的深刻转变。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7年承诺五年内将非洲文物完璧归赵,并于2023年通过立法简化归还流程;德国在2023年宣布向喀麦隆、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归还殖民时期掠夺的文物,并与尼日利亚签署协议归还超过1000件贝宁青铜器;比利时在2022年通过《殖民遗产返还法案》,成为首个制定此类法律的前殖民国家。

就连长期坚持保留并解释策略的英国,也出现了松动迹象。2023年,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归还了17件贝宁青铜器、7件印度文物及25件北美原住民文物;2024年,伦敦霍尼曼博物馆也同意向尼日利亚归还72件贝宁王国文物。这些行动标志着欧洲博物馆界正在经历深刻的价值转变——200218家顶级博物馆签署《关于普世博物馆重要性和价值的宣言》,强调有权拥有全球文化遗产,到如今更多博物馆承认自己应是对文物负有道德责任的保管者

5ed5a366e19201a38f12ba877aeb904c.png

荷兰收藏的镶嵌马赛克的人类头骨已归还墨西哥

文物归还浪潮的背后,是多重力量的共同推动。道德层面的觉醒促使欧洲社会精英对殖民历史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国际关系考量则让文物归还成为改善与前殖民地国家关系的桥梁;而全球去殖民化浪潮中,原属国如尼日利亚在2022年正式发起全球文物返还请求,希腊持续追索帕特农神庙雕塑,这些持续的国际压力也迫使欧洲国家采取行动。

然而,文物回家之路依然充满挑战。法律障碍成为主要绊脚石,如英国1963年《大英博物馆法》禁止博物馆永久处置馆藏文物,使得希腊与大英博物馆关于帕特农神庙雕塑的谈判虽在约80%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却在关键问题上陷入僵局。更有甚者,英国被指在2025年修改法律增加了博物馆归还被掠夺文物的难度,显示出部分西方国家仍在抵制这一历史潮流。

0d08ea28bdfa7cb22418f7a3192dca5e.png

2024年荷兰归还印尼文物亮相印尼国家博物馆

文物归还不仅关乎物品的物理位移,更涉及历史叙事的重构和国际关系的重新定义。从早期资本积累时期的暴力掠夺,到如今的协商归还,这种转变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随着全球权力格局的变化和历史文化观念的演进,文物归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

《人民日报》对此评论道:归还掠夺文物、承认殖民历史并公开道歉,这固然是前进的一步,但接下来需要更多实质行动,才能更好弥补历史欠账。这句话精准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对殖民历史进行反思道歉,远非历史的终点。以更多实际行动治愈历史创伤,建构公正未来,才是开启持久和解之门的钥匙。

0160a2602bd292147d9ce4fcf16100a4.png

大英博物馆内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雕塑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物归还运动正在重塑国与国之间平等、尊重的新型关系,为世界文化遗产治理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每一件回家的文物,不仅修复着历史的创伤,也在为构建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添砖加瓦。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方向已经明确——唯有正视历史,才能迈向更加平等的未来。

老挝:+8562026 885 687         国内:+0086-27-81305687-0                

电子邮箱:G5687@qingqiao5687.com

版权所有:清桥国际安保集团     备案号:鄂ICP备2024050000号-1

清桥资讯

G5687
电话
400-6689-651

扫码加微信

首页

微信

扫码加微信

电话咨询

facebook

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