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清桥国际安保集团官网!
Qingqiao Culture
清桥文化

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桥资讯 > 清桥视界 > 韧盾
地下8626米:石家庄如何唤醒“沉睡”的战备长廊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清桥 浏览次数:

在石家庄市西南地下,一条全长8626米的地下长廊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的发展格局。这座始建于1977年的大型人防工程,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通过系统性改造升级,已从单纯的战备设施转变为集避暑纳凉、国防教育、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空间,其转型历程为现代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作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的单项人防工程,通山工程主体结构采用4×4米直墙半圆拱设计,抗力等级达核5级标准。工程沿红旗大街与石铜路延伸,串联起桥西区振头与鹿泉区永壁两大区域,8个标准段防护单元形成独立运作的应急模块。这种空间布局既保留了战时快速疏散的核心功能,又为平时多功能利用创造了物理条件。工程内部保留的化肥厂”“棉纺厂等建设单位标识,无声诉说着上世纪七十年代全民备战的集体记忆,而今这些历史痕迹与现代LED屏幕、全息投影等科技元素共存,形成独特的时空对话。

9f12730e34e9fcd643c6a9d9d0f04036.png

石家庄人防通山工程服务中心

2023年启动的改造工程彻底激活了地下空间的潜能。基础设施升级中,工程团队重点治理了137处渗漏点,重新铺设2.3万平方米防渗膜层,将路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通风系统改造尤为关键,通过增设16台轴流风机与智能温控装置,实现每小时12次空气置换,确保洞内温度恒定在20-22℃。这种天然空调房效应在2025年夏季显现奇效,日均接待量突破1500人次,较改造前增长300%,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空间功能的重构更显匠心。在保留指挥室、进风机房等战备设施的基础上,工程新增了国防动员体验馆,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复原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援场景,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人防价值。商业配套引入贝斯曼西餐海鲜料理等业态时,特别设置防火隔断与独立排烟系统,确保商业活动与战备功能互不干扰。便民服务区配备的共享充电宝、饮水机等设施,均采用防潮防霉材质,适应地下环境特性。

a5e85adfa42cb00b69b5e86dce8e62b8.png

通山工程内部市民活动

这种改造模式深刻诠释了韧性城市平战结合的核心要义。工程保留的8个独立防护单元,每个单元都具备完整的通风、供电、给排水系统,可在24小时内完成战备转换。20257月市国动办组织的应急演练显示,从接到指令到启动防护门、开启应急照明,整个过程仅需18分钟。这种快速转换能力,在应对极端天气、公共安全事件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工程改造带来的城市韧性提升体现在多个维度。在气候适应方面,地下空间夏季温度比地面低8-10℃,日均减少空调用电约1.2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吨。经济韧性层面,引入的12家商户创造67个就业岗位,地下商业区租金收入覆盖了80%的维护成本,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社会韧性构建上,国防教育馆年均接待青少年2.3万人次,通过互动体验提升全民防灾意识。

c6f0efd6823ebec03c03c39b633c7750.png

上世纪七十年代备战记忆

该项目的成功实践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三重启示:其一,基础设施改造需兼顾历史价值与现代需求,通山工程保留的工业遗存成为文化记忆载体;其二,功能融合要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如商业区防火设计严格遵循人防工程二级防护标准;其三,管理机制创新至关重要,市国动办建立的日常巡检+智能监测双重保障体系,确保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通山工程改造已超越单纯的空间利用范畴。它证明,通过科学规划与技术创新,人防工程完全能够转型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韧性资产。这种转型不仅增强了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更重塑了公共空间与市民生活的连接方式,为新时代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石家庄方案。随着疏散干道维修维护项目的资金获批,这座地下长城将继续书写城市韧性建设的新篇章。

老挝:+8562026 885 687         国内:+0086-27-81305687-0                

电子邮箱:G5687@qingqiao5687.com

版权所有:清桥国际安保集团     备案号:鄂ICP备2024050000号-1

清桥资讯

G5687
电话
400-6689-651

扫码加微信

首页

微信

扫码加微信

电话咨询

facebook

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