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霜降,又名严霜、霜刀、霜剑,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古人曾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传统习俗包括吃柿子、赏菊、进补等,寓意“补霜”防寒。农事上,北方开始秋收扫尾,南方则忙于“三秋”(秋收、秋耕、秋种)。霜降,是秋的告别,亦是冬的序曲。

《周易》第21卦,上离(火)下震(雷),电闪雷鸣,咬合贯通。
卦象启示:火,象征光明洞察;雷,象征行动震慑。上下阴阳相交,形成“雷电合章”之象,体现“明罚敕法”的治理智慧。卦形如“口中有物”,需咀嚼(噬嗑)以疏通,隐喻化解矛盾的必要性。噬嗑卦如一道劈裂暗夜的闪电,告诉我们:阻碍唯有被咬穿才能化为通途。现代人当学此卦精神——以光明心识破迷障,以雷霆力践行正义,在破立之间找到平衡。唯有如此,个人与社会才能在咬合矛盾的淬炼中真正贯通升华。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诗经·大雅·抑》

人开滦五矿联盟工人大罢工油画
1922年10月23日,开滦五矿4万矿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同盟大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矿方勾结英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造成7死57伤,罢工持续25天。虽未完全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成为北方工人运动高峰。毛泽东称其“特别能战斗”,此次罢工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为后续京汉铁路大罢工提供经验,标志工人阶级从自发转向自觉斗争,载入工运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