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清桥国际安保集团官网!
Qingqiao Culture
清桥文化

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宁点视界 > 宁点访谈
从“防暴车”到“移动安全平台”:苍穹军标装备的平战两用创新逻辑——苍穹防务投策委员会主任专访
发布时间:2025-11-01 来源:清桥 浏览次数: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在沿线国家基建、能源、采矿等领域的累计投资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中资企业海外项目呈现指数级增长。然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东、非洲等地区的武装冲突、恐怖袭击及排雷风险持续攀升。据国际安全研究机构报告,过去三年全球针对中资企业的武装袭击事件增长65%,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海外安全治理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课题。

 

在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民用防务装备快速发展,不仅为守护中资企业海外利益发挥关键作用,也推动中国制造的高端防务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助力提升全球安全治理水平。

 

近期,苍穹防务正式启动高机动特种装甲防暴车军标装备制造项目。作为一家专注于防务装备技术创新与实用化研发的企业,苍穹防务通过此次项目将进一步扩大高端装备产能,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供应能力。该项目以保障海外中资企业安全为核心目标,同时推动中国高端防务装备走向国际市场,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治理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装备防护性能与多场景适应性,助力构建高效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战略价值双赢,展现中国防务装备在区域安全治理中的技术实力与责任担当。

 

本期《宁点访谈》特邀苍穹防务投策委员会主任吴强,深入解读企业战略布局及防暴车项目的创新亮点与发展前景。


微信图片_2025-10-23_181853_799(1).jpg

 

苍穹防务为何选择此时启动高机动特种装甲防暴车项目?请简要介绍该项目的背景和定位。

 

吴强:项目启动主要基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持续推进的大背景。随着倡议落地,大量中资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建厂、开展项目,甚至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转移。我们团队中有不少同事长期在海外工作,亲身见证了这一进程。

 

企业出海首先面临的是安全问题。许多地区投资环境复杂,政权更迭频繁、政策变动大,地缘冲突加剧,给中方项目和人员带来显著风险。尤其在政治动荡、宗教矛盾突出或治安环境恶劣的国家,中国机构和员工面临的威胁更为现实。不能排除某些势力利用当地混乱局势刻意针对中方利益制造事端,因此必须将海外安全保护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高风险环境中有效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需要依靠三方面能力:一是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二是专业的海外安防团队,三是先进的特种装备。我们当前聚焦的是第三点——研发能够切实提升防护水平的高机动、高性能防暴车辆。

 

此外,科技快速发展也带来安全威胁形态的升级。就连非国家行为体如索马里海盗,都已使用无人机等工具,这意味着传统安防手段已显不足,必须推动防务装备迭代,使其更智能、更机动、更契合民营企业实际需求。

 

正因如此,我们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及相关兵器研究所,共同启动了这款防暴车的研制项目。核心思路明确:海外投资不能只算“经济账”,安全是走出去的前提和底线。这款车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为中国海外利益保驾护航的重要支撑。

 

项目布局围绕“平战两用”和“急战两用”两大核心产业规划展开。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将以中东、东南亚、中亚及非洲为重点目标市场,构建全球化战略网络。

 

苍穹防务在战略规划上是如何布局的?

 

吴强:在生产基地布局方面,我们规划了“一核三基地”架构——以重庆为核心研发基地,长三角、云南、新疆作为三大出口生产基地。选择长三角作为首要出口基地,关键在于其政策与资源优势。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虽然只占全国4%的面积,却聚集了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的高新技术企业,1/2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物流运输便利,堪称全国科技创新与制造能力的核心腹地,自然成为项目落地展示和出口的首选。

 

云南基地紧邻东南亚多国,是国务院批复的对外开放前沿通道,肩负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重任,同时作为国家自贸试验区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主要瞄准东南亚市场。新疆基地则依托其“中国交界邻国最多”的区位特点,成为进军中东、中亚市场的桥头堡。

 

此外,我们将借助自身在特种轻型装甲车方面的技术积累和海外渠道资源,积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构建人工智能高端智能制造合作生态,力争为“新基建”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b8b93c722f6b2ced51a1edd0ad5757e6.png

 

苍穹防务的防暴车主要针对哪些应用场景和领域设计?能否举例说明其典型任务?

 

吴强:从应用场景来看,防暴车主要面向三大类服务对象。第一类是高价值区域的安防巡逻,如海外厂矿、油田、贵金属园区,或重要外事会议、大型庆典等场合。这类场景须具备现场警戒、武装巡逻和要害部位守卫能力,保障活动安全进行。例如去年哥伦比亚某金矿遭贩毒集团袭击,被掠夺价值约2亿美元的3.2吨黄金,损失惨重。这类场景正需要我们的装备提供防务与监控支持。

 

第二类是应对大规模暴乱。非法游行和示威易扰乱社会秩序,若处置不当可能升级为暴力冲突。此时需用车载扬声器进行喊话劝导,再实施封控阻截,避免事态扩大。如遇蓄意煽动,则需依靠防暴车的非致命性打击与驱散能力。今年尼日尔驱逐中国籍企业高管、安哥拉骚乱等事件,均体现出此类需求。

 

第三类是边境对峙场景。边境地区常面临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犯罪,事发突然、破坏性大,必须快速响应。我们的防暴车具备高机动性和快速部署能力,能执行阻截和打击任务,借助催泪弹、强光强声等非致命手段,有效瓦解暴徒行动能力、控制局势。

 

这款防暴车在机动性、防护性和功能性方面有哪些核心优势?

 

吴强:这款产品在专业上称为“防地雷反伏击车”,其核心使命是应对地雷爆炸和突然伏击。在实际冲突环境中,地雷和隐蔽埋伏常同时出现,因此车辆必须在这两方面都具备可靠防护能力。

 

首先从底盘说起。地雷爆炸时,底盘首当其冲。它支撑全车结构、安装发动机及各部件,并传递动力保证车辆正常行驶。若底盘被炸,整车可能瘫痪,人员与物资安全将受威胁。目前国际通用防雷底盘主要分为V型和U型。从物理抗爆机理看,爆炸依赖冲击波和高温高压实现破坏,V型底盘的斜面结构比平面更能有效偏转和散射冲击波,防护性能更优。因此我们选择了国际评价最高的V型底盘作为基础。

 

具体而言,底盘基于CTM134——即第三代中型战术车MV3系列的4×4单排驾驶室版本——进行了多轮优化改进。该平台本身具备高机动、高防护和信息化能力,承担3.5吨级运输任务。我们进一步对发动机、悬挂、驱动等子系统做了技术提升,既增强整车通用性,也满足批量生产标准。

 

通常,机动性与防护性成反比。加强防护往往导致车重增加、机动能力下降。但我们通过系统级整合优化实现了两者平衡。将发动机、车架、车轮、驱动等关键部件作为整体进行设计与匹配,确保防护加强的同时仍保持高度机动性和一致性。这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之一。

 

我们正与北理工合作,重点攻关车体和外壳的“驳壳工艺”——即钣金与外壳制造技术,涉及材料选择、冲压、焊接、涂装等工艺。我们尝试应用更多新型材料,目标是在减轻车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防护水平,使车辆更灵活、更安全。


北京理工大学1.jpg

 

针对东南亚市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及社会安全需求,防暴车在系统和装备上有哪些针对性设计?

 

吴强:东南亚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常年高温高湿,地形多山地丘陵、热带雨林密布,城市人口密集、街道狭窄,加之边境线复杂、河流沼泽遍布,对防暴车的部署和持续作业提出很高要求。

 

同时,该区域受历史遗留爆炸物影响严重。柬埔寨有超过2600平方公里雷区,越南约20%国土受未爆弹药威胁,老挝更有超8000万枚未爆炸弹需持续清理。实际应用中,边境巡逻、反恐行动、爆炸物处理及丛林机动是主要需求,冲突形式多样,包括恐怖袭击、小规模军事摩擦等,因此车辆须兼顾机动性、防护力和多功能性。

 

针对这些痛点,防暴车在动力和散热上做了重点优化,确保高温高湿环境下持续运行不过热。动力系统采用大功率设计,提升复杂地形通过性和响应速度。特别注重两栖能力和丛林机动性——例如专为东南亚设计的车型增加防缠绕系统,应对水中杂草杂物;另一款研发中车型目标为“一箱油行驶1000公里”,以满足长距离巡逻需求。

 

产品线主打“两栖多能、灵活机动”,推出两栖型和丛林型两种基础平台。两栖型配备大功率排水泵和全密封动力系统,适应河流、沼泽等水文环境;丛林型采用窄车体(宽度不超过2.1米)和高离地间隙,便于密林窄路穿行。两款车型均支持模块化任务舱,可快速切换为医疗救护、指挥通信或运兵车,实现“平战两用”。我们还在开发海洋型防爆设备,加强防腐蚀处理,增加海上导航设备,以应对海上巡逻和安全任务需求。

 

除了基础防暴功能,是否有计划向扫雷车、救援、边防巡逻车等衍生车型拓展?其技术框架是否支持模块化快速改装?

 

吴强:在产品系列设计上,我们已规划完整的产品梯队,针对不同地区与客户需求开发可搭载多种功能的衍生车型。无论是安保、应急救援、森林消防等领域,清障、扫雷、通信指挥、抗干扰、要员护卫、医疗防护保障等需求,我们都能提供可靠装备支持,并根据具体任务环境选装对应配置,实现更广泛应用。

 

以中东某项目为例,当地安全部队高度重视人员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基于防暴车平台为客户加装防雷测爆系统,其中包括拉曼光谱扫描检测设备,可快速识别爆炸物及其他危险源,有效执行扫雷排爆任务。

 

本质上,我们提供的是高适应性基础车型平台,支持快速模块化改装。可根据需要加装扫描仪、清障装置、靶标检测、无线雷达和抗干扰设备等功能模块。如在复杂地形作业时,先进行清障——基础车型最大马力达1000匹,足以支持清障设备快速清理路障碎石;随后可利用排雷装置开展扫雷工作。目前我们已有一款实现清障与扫雷功能一体化整合的车型。

 

为持续提升技术能力,我们将积极引进国内外院士、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建设特种装甲装备研究院,整合行业顶尖研发力量。同时,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深入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立体防务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通过政策、资金与人才的多重优势,致力于打造切实可行的军民融合技术转换通道,为我国央国企及海外安防业务提供从技术到产品的高效支撑,并持续为行业输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研发人才与尖端技术。


柬中时报-地雷(1).jpg


老挝:+8562026 885 687         国内:+0086-27-81305687-0                

电子邮箱:G5687@qingqiao5687.com

版权所有:清桥国际安保集团     备案号:鄂ICP备2024050000号-1

清桥资讯

G5687
电话
400-6689-651

扫码加微信

首页

微信

扫码加微信

电话咨询

facebook

领英